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或院外心脏骤停的抗栓治疗|ESC立场声明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医脉通心内频道 Author 医脉通
在急性冠脉综合征(ACS)患者中,进行及时有效的抗栓治疗可改善预后,提高患者生存率。在高危ACS患者,尤其是在心源性休克(CS)和院外心脏骤停(OHCA)后成功复苏的患者中,以最低风险实现有效的血小板抑制和抗凝治疗尤为重要。近日, 欧洲心脏病学会(ESC)血栓形成工作组、急性心血管治疗学会(ACCA)、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学会(EAPCI)联合发布了相关的抗栓治疗立场声明。
影响药物治疗的患者相关因素
药物治疗推荐要点
•对于CS或TTM患者,在无过度出血风险时,应使用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。
•出血风险高的CS患者(如颅内出血、近期胃肠道出血或需要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)中,应使用氯吡格雷。
•吗啡和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可显著减缓氯吡格雷、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的吸收,或增加缺血事件风险。
•在口服P2Y12受体抑制剂起效前应考虑进行胃肠外抗栓药物治疗。因出血风险较低,可首选坎格雷洛(Cangrelor);除外PCI期间无复流或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(可考虑进行GPI治疗)。
•在进行PCI治疗的ACS合并CS或OHCA的患者中,应用糖蛋白IIb/IIIa抑制剂或可改善预后。
•在等待口服P2Y12受体抑制剂起效时,可使用糖蛋白IIb/IIIa抑制剂进行桥接治疗,以使患者获得充分的血小板抑制。
•应用糖蛋白IIb/IIIa抑制剂可增加出血风险。
•普通肝素是CS患者PCI前或PCI期间,以及PCI后继续抗凝治疗的首选肝素。
•在NSTE-ACS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(STEMI)患者中,静注70–100 U/kg的普通肝素可作为PCI的标准抗凝。
•如果计划联合使用GPI,应考虑降低普通肝素的剂量(50–70 U/kg)。
•在TTM患者中,应降低普通肝素剂量,有时可能需要延长中断输液的时间,以保证足够的药物清除(在ACT指导下)。
•包括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在内的患者在内,经桡动脉入路应是合并CS或OHCA 的ACS患者PCI治疗的优选策略。
•经桡动脉入路可有效减少出血。
ICU患者早期PCI后的抗栓治疗
复苏患者的PCI和TTM治疗:
•PCI术后2-3天,在患者进行口服治疗前,静脉注射阿司匹林或为最佳选择。
•PCI术后2-3天,在患者进行口服抗血小板治疗前,可首选经鼻胃管输注压碎/渗透性替格瑞洛或压碎的普拉格雷,或静注坎格雷洛进行抗血小板治疗。
•必要时,普通肝素应向下滴定,并进行严格监测,以确保aPTT在治疗范围内。
•在TTM期间应避免常规使用GPI,以减少出血并发症。
•局部枸橼酸抗凝(如可用)及全身普通肝素(进行aPTT监测)抗凝是连续性静脉-静脉血液滤过(CVVH)患者抗凝治疗的首选策略。
•在急性肝衰竭和乳酸性酸中毒患者中,局部柠檬酸抗凝(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, RCA)为禁忌证。
重症患者使用循环或左室辅助装置时的抗栓治疗
•在使用循环辅助装置的患者中,出血及缺血并发症均较常见,且常同时发生。
•根据设备类型,可能需要进行抗凝治疗。
•在进行抗栓治疗时,需要参考血液学和介入心脏病学专家的意见,并根据临床情况解释实验室结果。
•急性期应使用普通肝素。
•只有在普通肝素禁忌的情况下,才可考虑应用比伐卢定。
•ECMO回路或导致亲脂性药物的隔离,增加药物的分布,降低药物清除率。
现有或新发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
结语
➤ CS和OHCA患者或为缺血高危患者,在此类患者中将血栓形成风险降至最低可显著改善患者结局。
➤在CS患者中,药物的吸收、代谢、分布及相关的多器官衰竭等均会影响抗栓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➤谨慎选择抗栓药物及给药途径,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降到最小,进行监测药物等,或可降低亚/超治疗剂量用药的发生,降低相关不良事件风险。
➤目前急需在CS或OHCA患者中评估抗栓药物疗效的临床数据,及药代/药效动力学相关研究。